本篇文章1173字,读完约3分钟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和电影产业发展。特别是2014年6月,《关于支持电影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出台,建议通过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税收优惠和电影院建设补贴等方式支持电影产业发展。电影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政策红利期。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为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连续第四年保持30%的高增长率。目前,电影产业整体上是繁荣的,但对于电影产业的未来,博纳电影集团董事长俞东在“2014搜狐金融转型动力峰会”上表示,在未来10年,电影公司将面临强大的资本诱惑,并购和重组的互联网公司,并表示:“在未来,电影公司将为蝙蝠。”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电影消费需求被激活。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和生活方式,受到公众的喜爱。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是21岁。年轻人是互联网的土著,他们熟悉各种互联网应用,有很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他们是视频网站和在线售票网站的用户。近年来,互联网对电影业的整个产业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彻底颠覆了电影业。网络电影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公司利用自身强大的用户优势、平台优势和资金优势开发和运营高质量的ip,给传统电影企业的电影内容主题、制作、营销、发行和放映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与电影产业的融合进一步加强,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如基于互联网的电影发行和电影营销的电子商务。
从表1可以看出,互联网公司在电影和电视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乐视率先将自己定位为“网络电影”公司。2014年,他的投资电影《老男孩过河的猛龙》被认为是典型的“网络电影作品”,票房超过2亿。阿里巴巴于2014年高调进入电影业,并于2014年6月在阿里巴巴影业成立。投资电影《亲爱的》获得了3.42亿的票房;2015年1月11日,阿里巴巴影业发布了第一部电影《摆渡人》,这部电影由张嘉佳导演,他是一位在微博上走红的小说作者,由王家卫监制,梁朝伟主演。
互联网在电影市场的跨界趋势越来越大,互联网与电影产业的并购成为一股热潮,给电影产业带来了颠覆、变革、机遇和挑战。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大量涌入,“互联网影视企业”将成为未来电影产业的主力军。
互联网企业与电影产业的并购已经成为电影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此外,互联网大数据在电影创作、发行和精准营销定位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电影产业的风险,有利于其健康发展。从表2可以看出,2014年影视行业持续部署bat,可以预测未来几年互联网企业与电影行业的结合将继续深化。
作者简介:知名自媒体人崔俊超,微信公众平台“文化旅游产业”、“大众电影君”创始人,多位大型媒体专栏作家。他在山水圣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工作,从事大型文化产业项目的品牌营销,如现场表演、主题公园、旅游景点、文化产业园等。他曾担任河南媒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创办了郑朴论坛、大宇王上等互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