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4字,读完约3分钟
《证券日报》报道组桂两次会议
全国政协委员、杜佳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伟
一直关注人工智能产业的全国政协委员、杜佳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伟今年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这个领域。
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今年将迎来一个黄金时期,主要是由于应用场景的大规模登陆。产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关注技术到体现产品,再到大规模登陆的过程。全国政协委员、杜佳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伟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介绍说。
刘伟认为,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是,经过多年的培育,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智能交通领域,特别是轨道交通和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场景已经非常成熟。未来三至五年,行业格局将形成,行业巨头将出现。刘伟判断道。
根据公共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多数成熟的应用方法都集中在政务和公共事务领域。在今年的会议上,刘伟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深化慈善和民生的建议》,建议利用科技力量改善社会问题。
鉴于此,投资者也有一些疑问:人工智能在更细分领域的商业应用是否仍面临不确定性?
刘伟认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大规模发展,有必要寻找大规模的应用场景。只有当这种情况出现时,人工智能技术才能得到支持,技术产业才能买单。
自行业发展以来,确实出现了许多科技企业,但这些企业的经营压力也很大。主要原因是无法找到大规模的应用场景,依靠少量的产品无法达到规模效应。如果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能够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找到这种情景或解决用户的痛点,他们将迎来业务运营的爆发和转折点。
从杜佳科技的公共信息可以看出,多年来我们在智能交通和公共安全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过去的几天里,刘伟公开提到,深度垂直行业将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渠道,并且需求正在经历爆炸式增长。这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如果未来在医疗领域、智能交通领域和公共安全领域出现巨头,杜佳科技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吗?
竞争和挑战并存,杜佳科技早些时候就提出来了。2012年,它成为世界一流、经久不衰的优秀人工智能技术企业。经过六年的发展,它在许多领域都有良好的布局,欢迎后来者,并愿意面对挑战。刘伟坦率地说。
但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杜佳科技引入了新3x3世界级智能企业的三步实施路径,分为创新发展期、国际布局期和战略部署的全面引领期。也就是说,在2019年至2021年的创新发展时期,实现的目标是技术产品成为新的引擎,业务规模在国内领先,R&D人才国际化;在2022年至2024年的国际布局期内,实现的目标是引领技术产品创新,全面布局国际市场,R&D和供应链达到全球布局;在2025年至2027年的综合引领期内,实现的目标是构建全球R&D体系,高效整合全球创新网络,使其创新成果适应市场变化,并产生强大的辐射效应。
至于未来是否会进入前景广阔的医药领域,刘伟表示,他还在研究中,深度产业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