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4字,读完约3分钟
李秀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徽省民主建国会主席,中国经济网数据地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程琦)《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指出:“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有3亿多慢性病患者,其中80%的死亡是由慢性病引起的,占总疾病负担的70%,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在2019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徽省民主建国会会长李秀松建议,应采取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心,负责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目前,我国慢性病防治存在三大问题。首先,患慢性病的人数在增加,而且越来越年轻。根据2015年的数据,中国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概率为18.5%。二是政策协同尚未形成,部门职责难以落实。需要加强部门合作的深度、广度和协同作用。三是整体防控能力不足,如慢性病防治相关机构职责不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人员技术能力亟待提高,卫生服务市场不发达。
对此,李秀松建议成立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心,通过运动与医疗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应对慢性病的防治。
“体育与医学的结合可由当地政府从体育和卫生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李秀松指出,体育系统、卫生保健系统(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管理机构要积极参与,根据各自的管理权限、职责范围和资源构成明确各自的职责。地方政府可以在中间进行协调。
李秀松认为,体育、医疗、社区等学科通过行政管理从人员配备、技术协调和技术指导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个从纵向到横向到边缘的工作网络。省、市、县(区)、乡(镇)、社区由各级政府垂直管理,确定主管部门或牵头单位;横向上,在当地政府的指导和体育卫生行政管理下,依托各地现有的健身、医疗和疾病控制资源,自上而下,将基层社区体育健身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最终联系起来。“通过合理的劳动力配置,共同打造自上而下联动、优势互补的网络化慢性病防控主体,逐步构建网络化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组织体系。”
针对慢性病管理机构和机制不完善、慢性病管理人员(无论是合格的健身指导员还是医务人员)严重短缺的现状,李秀松建议整合行政管理、健身指导、医疗指导和监测等多种资源,打破相关壁垒,多渠道培养专业管理和服务人员,逐步完善慢性病管理机制,建设一支合格的人才队伍。
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健康数据发布会的信息,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9.48%,与慢性病相关的健康素养水平更低。不仅普通人不关心慢性病,就连慢性病患者也不能正确治疗。国际公认的慢性病管理目标主要是预防。
“我们必须从疾病开始,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改善病人的流动性,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和死亡。李秀松在建议中提出,在慢性病管理中,要强调全民参与和自我管理慢性病管理人员应从传统处方转变为健身健康处方,指导相关人员,开展健身锻炼,提高健康素养,改变不良习惯,从源头上远离疾病困扰。因此,通过建立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心,在家庭基础上开展慢性病自我管理宣传和慢性病管理知识培训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