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2字,读完约3分钟

刘启,本报两会报道组

完善国家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行行长郭新明认为,从金融角度看,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存在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卫生医疗机构融资授信障碍较多、保险功能不足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建议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

为此,郭新明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加大财政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如果我们想在平时维持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以满足类似这种流行病的重大事件的应急需要,将会有巨大的浪费,或者我们应该尽力而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应急物资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可以考虑通过平战结合的方式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包括增加私人卫生医疗机构和医疗床位等资源,鼓励卫生防疫产品制造商保留和维护生产线。这些供应能力可以在和平时期用于民用,产生的现金流可以增强其自身维护的内在动力,并可以在战争时期迅速征用,从而通过为人民储存能量,为预防和控制重大公共卫生灾害建立强大的屏障。考虑到这种供应能力平时不能充分利用,必然会有一定量的生产能力闲置,仅靠市场化运作难以长期维持。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建议采取减税免税、财政贴息、专项再融资等支持和援助政策,引导银行信贷进入公共卫生领域,降低医疗机构和健康保险产品制造商的运营成本。

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建议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例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可以开展公共医疗领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引导金融机构为项目建设提供投资、贷款、债券、租赁、证券等综合金融服务,并与银行、保险机构合作开展银团贷款、委托贷款等融资业务。又如,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公共设施资本证券化的融资方式,将公共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项目打包,将信贷资产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实现风险分散。

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建议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

第三,充分发挥保险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保障作用。一是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产品体系。短期内,我们可以通过延长产品责任、取消免赔额、为特殊人群(医务人员)提供公益保险产品等方式,为新的传染病提供保险保障。从长远来看,应将各类人群、传染病及相关风险纳入保险范畴,丰富和完善保健品体系,解决科学定价问题。其次,针对传染病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单一、保障机制不完善的现状,建议建立医疗保险、金融、银行等多部门医疗费用保障机制,科学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第三,深入参与公共卫生系统的应急处理。结合巨灾保险体系建设经验,建立政府+市场的流行病学专项保险机制,充分发挥保险在风险管理和定量分析方面的优势,提高对流行性灾害的应对能力。第四,构建保险+生态圈,促进医学科技联动。引导保险机构利用其在医疗科技方面的有效积累,并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公共卫生机构合作,如通过确诊病例快速定位密切接触者并绘制其行动轨迹,利用大数据实现医疗资源和政府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准确配置。

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建议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

(主编刘瑞志上官门罗)

来源:罗盘报中文网

标题: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建议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

地址:http://www.lzn4.com/lpbxw/4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