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5字,读完约4分钟
原创诗书画东方卫视诗书画
昆虫的世界里,我们有不知道的身影。 那个黑色和黄色之间的身体在花间穿梭,随着翅膀的振动产生的嗡嗡声,自然赋予了生趣,这是我们熟悉的蜜蜂。
《说明文》中记载着“蜂、飞虫、蟠人、从虫”。 最初提到蜜蜂,只有毒针会伤害人的痛苦,认为毒蜂有可能威胁生命,所以害怕它。
之后,随着对蜜蜂的认识的推进,从植物采集花粉时,不仅让自己得到了足够的食物,还完成了帮助植物授粉的使命。 蜜蜂也因筑巢酿蜜的生活方式而被称为“蜜蜂”。
蜜蜂在花丛中飞翔,自由快乐,符合文人的追求,花间采蜜的勤奋和劳动人民的形象相似。 因为这只蜜蜂渐渐被人们迷住了。
《三字经》中的“蚕吐丝,蜜蜂酿蜜。 人不学习,不如物”,表达了从中国以前传来的文化中对蜜蜂的崇敬和称赞。 今天,我们跟着唐代诗人罗隐,感受蜜蜂的可爱。
蜜蜂
罗隐
无论平地和山尖,无限的风景都被占领了。
摘百花酿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代诗人罗隐的这首《蜜蜂》是咏叹诗,借蜜蜂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奋。
诗的前两首,写蜜蜂的生存状态。 诗人说:“无论是一望无际的平原田野,还是险峻的群山险峻的群山,只要花开就有蜜蜂的身影。”
诗人用“不问”和“无限”表示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有风景”。 这里强烈赞扬蜜蜂,为以下做了铺垫。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蜜蜂采集百花、酿蜜、辛苦终于有了结果,但蜜蜂采集蜜的行为后感叹道,这样辛苦工作得到的是为了谁呢?
与前面强烈赞扬蜜蜂勤奋不同,诗人笔锋一转,抛出的问题,扫除了前面蜜蜂“占据”无限风景的势头。
在“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反复咏叹下,诗人的怜悯之意溢于言表,体现了蜜蜂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侧面也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寓意深远。
诗人紧紧抓住蜜蜂的优势,用平淡的语言,勾画出辛苦工作的小生命,默默地献身的一大群人。
蜜蜂非常接近人类的生活,在树洞、屋顶、墙洞和树上筑巢。 如前所述,蜜蜂有毒刺人,所以人们一提到蜜蜂,就经常觉得有点害怕。
其实,蜜蜂并不是自愿袭击人,只有在自己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能用这种方法反击,同时蜜蜂每次叮咬人,都会牺牲生命。
蜜蜂这个团体,如果个人受到攻击,蜂群就会蜂拥而至,也表现出这种小生命中含有的巨大能量和天生的团结精神。
晋代文学家郭璞在《蜜蜂赋》中详细介绍了蜜蜂的优势和习惯,渴望“毒蜂”的形象。
从初春到秋天结束,忙得不可开交,采花酿蜜,为人类献身甜蜜的昆虫也渐渐在人们的认知理解中入迷了。
画家历代都是基于对草虫的注意而画写生图,其中也制作了很多表现蜜蜂辛苦的作品。
今天,我们在元代画家钱选的《花草蜜蜂图》中,来看蜜蜂忙碌的样子。
《钱选写生簿》中的一张,描绘了蜜蜂在花间采蜜的情况。
▲《花草蜜蜂图》元钱选
绢本着色52cm×60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的背景是岩石,岩石表面有苔藓。
画面主体花卉从画面右下角向斜上方生长。 这是二月兰,学名是“诸葛菜”,春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田地的地面上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因为这种花自然是蜜蜂采集花蜜的对象。
花上有三只蜜蜂,最左边的这只朝着眼前的诗蕊俯冲。
中间的这个,躲在花瓣里,好像在收集花蜜。
最右边的蜜蜂慢慢来,准备参加采蜜工作。
画家在画蜜蜂的时候,拉伸蜜蜂在花间飞舞的各种形态,采用无骨头的画法,蜜蜂看起来非常动态,充分看到画家敏锐的注意力。
齐白石擅长画花鸟虫鱼,众所周知《紫藤蜜蜂》是他经常画的主题素材。
白石写的蜜蜂被水墨洇透,像是在迅速拍打蜜蜂的翅膀,不仅想象蜜蜂飞舞的样子,甚至能听到嗡嗡声,这就是他自己做的“晕蜂法”。
▲《富士蜜蜂》近代齐白石
更有趣的是,白石老人给曾经来求画的人打了正牌。 “花卉+虫鸟,每只加10元。 富士蜜蜂,每只20元。 ”。
我们放大看画中的蜜蜂,它看起来马上就要跳出画纸了,也明白了白石老人这样定价的理由。
蜜蜂不停地扑腾翅膀,在花草丛中飞来飞去,敏捷。 收集花蜜酿成幸福,被称为最勤奋的动物。 他们也向我们暗示了。 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甜蜜的生活。
原题:“蜜蜂:无论平地还是山尖,都占据着无限的风景。”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