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4字,读完约5分钟
长堤被称为广州的“外滩”。 记者连日来访问了堤坝旧楼旧号,守住了茶市鼎盛的大同酒馆、关门的海珠大剧院,以及许多不知名但几十年的老字号。 他们过去是领域的领导者,其建筑美丽而有特色,背后的故事也是许多古老的广州的集体回忆。
沿江西路63号大同酒馆
总理宴会国宾茶市奖曲艺
除了南方大厦和爱群酒店之外,现在说起长堤的老字号,很多市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大同酒家。 大同酒馆所在的大楼高10层,最初是联华影业企业的不动产。 原来设计的楼层和爱群酒店一样高,但是据说由于日军占领了广州,停止建设到8楼,到1958年为止在顶楼建设了9楼和10楼。 大同酒馆一楼的门面还保留着20多年前的风貌,一看就是老字号。 登上大同酒家,在靠窗的位置,可以看到珠江的美景。
日商开始香港商业交接
1938年日本侵略期间,日本人中泽亲礼等人在这里开设了酒家,取名为“广州园酒家”。 经营对象主要是日本军政要人和一些大企业、大企业的富商巨商,普通人很少光顾。 4年后,由于酒馆亏损易为主,香港大同酒馆老板冯俭生联合广州餐饮巨子谭杰南等“买台”。 招牌也变成了香港有名的“大同酒馆”的招牌。 因为经营上有门路,所以生意很兴旺。 后来发生了风波,中泽亲礼来访,威胁说“卖场”和长时间的租赁不同,并要求回收。 冯俭生在与他的智库开会研究后,决定让他占有一些股份,使广州大同成为名义上的“官商联营”,与相邻的长堤马来西亚路大三元酒家、大公餐厅合称为广州“三大”酒家。
1955年,大同酒馆成为广州第一家公私合营的餐饮店,成为宴请各国贵宾的重要接待场所。 周恩来总理曾经在这里邀请了苏联、朝鲜、越南等国的领导人。 改革开放后,大同酒家是广州最早引进港资的餐饮业之一。 20世纪90年代末生意不景气,但近年来老字号的风采复苏。 由于保存了古老的广州特色,有曲艺演出的茶市成了广州茶市的招牌,客人犹如轮转一般,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沿江西路105号北京饭店
内部干坤换招牌真是幸运
在大同酒家东侧、沿江西路和西濠口的交汇处,半圆形的欧陆式建筑尤为突出。 这里原来是一家叫“北京旅馆”的老旅馆,经过80年的风雨,那年的印记现在只能在屋顶招牌和墙体上的“北京旅馆”四个正楷黑色的字里找。 建筑物的一侧是圆弧形,另一侧似乎被硬生切断形成横断面,似乎不符合中国人以平衡为美的审美趣味,但极其引人注目。
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酒店,原名北平酒店,由华侨投资建造。 现在,易主变成了连锁酒店。 业主是湖南人,对这家酒店的过去不知道。 酒店几年前重新装修了,前台的老员工说酒店内部没有原来的印记。 现在酒店有70间以上的客房,比原来减少了。
但是,除了20世纪90年代在弧形侧面的顶层增加了带落地玻璃的客房外,整座大楼的外立面几乎没有变化。 屋顶上立着“北京旅馆”的招牌,墙上也竖着写着“北京旅馆”。 酒店工作人员说,拆除原有招牌需要使用大型起重机,因此保存有“北京酒店”4个字。
堤马路342-344号长堤大马路
一步一步风景都有历史
长堤一带基本上是骑楼的建筑,走在骑楼下面,无法仰望建筑的全貌,但实际上一步一步都是风景,处处都有历史。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了位于长堤马来西亚路342-344号的建筑物,其外立面与道路对面的爱群酒店相似,保留得很好。 门前资料显示,这里的民国时期是明月酒馆和白云酒馆,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营公司的尼龙章布业。
被称为“剧场之王”、“百年戏霸”的海珠大剧院有110多年的历史,在省港澳很有名,但没有被选为文化财产,现在也没有被列入历史建筑推荐名单。 汤国华认为,重要的原因是海珠大剧院的建筑本身在历史的装修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失了原有的面貌,历史价值受到影响。
越秀区大新路407号,409号
广州最“自豪”的住宅
琳琅满目的浮雕、回廊柱,位于越秀区大新路407号、409号的骑马层建筑物,难以引起行人的注意,甚至被誉为“好浮夸”。 我对这座骑马楼的正立面柱式外廊的装饰方法进行了研究,纤细多变,美丽异常,在广州市内非常少见。 现在的租户对建筑本身知之甚少,记载着这里在民国时期是私人住宅。 一楼是使用混合柱式券廊跨越人行道建造的。 第二、四段是柱廊式阳台,第三段是混合柱式券廊阳台。 从十年前的旧照片来看,当时的外立面是灰色的,近年来,整个建筑物被涂上了蓝色的油漆,2、3层带有防盗网,但房子的美丽还是无法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