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8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制造2025仍然是2016年全国人大的热门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认为,面对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质量和效率,双升是中国制造业保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在过去的三年里,海信集团的人均制造效率提高了120%。基于制造实力,海信在2016年接管夏普在墨西哥的彩电工厂后,工厂的效率在两个月内翻了一番。周厚健说:这是海信的制造溢价。
他还呼吁,与各地出台的针对互联网企业的优惠政策相比,政府应给予制造业溢价企业更多的税收优惠,并支持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
无论风向如何,我都将强调制造业。多年来,海信始终将制造业视为支撑海信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周厚健坚定致力于此。
制造业是强国之本,而制造业好是检验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心。周厚健说,有人做过统计,在制造业投入的每一美元可以创造1.48倍于其他行业的产值。根据国情,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就业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底线。
尽管对中国制造业的分工和角色存在争议,但周厚健一直强调,中国必须立足于制造业,然后转变为制造业大国。
近年来,一些国内制造能力已经转移到邻国。周厚健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制造成本的急剧和持续增加,其中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是主要原因。如果制造业没有成本优势,它就没有盈利能力,失去盈利能力的企业就无法持续竞争。因此,生产效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我们失去效率优势,我们将失去竞争的基础。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必须从生产效率的提高入手,不断推进质量水平,实现又好又快的提高。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海信以人均效率为突破口,推出了一系列创新,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截至2015年底,在裁员7000人的基础上,海信集团制造系统的人均效率每年增长30%以上,三年累计增长120%,效率翻了一番。
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提高也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零件和产品的一致性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海信成为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测试验证企业和质量对标企业。随着几个自动化工厂的建成,生产的精细化,技术的改进,质量的一致性和工序的合理设置,使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双升在质量和效率方面的突破带来了成果。近三年来,员工薪资福利增长近70%,海信制造水平提高带来的效益超过14亿元,这是海信在宏观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增长的重要原因。海信在2015年收购夏普在墨西哥的工厂后,仅用了两个月就在2016年接手,也就是说,它用60%的原始员工将月产量翻了一番。
这是海信的制造溢价。周厚健表示,《中国制造2025纲要》的十大重点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海信在全球彩电行业排名第三。我不担心海信的技术和市场,但我还是担心成本竞争力。因此,不断提高成本竞争力是对海信国际化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在保持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同时,努力使其更加强大,即通过创新实现技术进步、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源升级。
无论是美国的制造业复兴法案、德国的工业4.0战略还是中国制造2025,这些战略背后的意图都是提升和改造制造业,这反映了每个国家对自身发展和安全的选择。周厚健认为,只要中国企业努力,就会有许多世界级的制造巨头。因此,我希望政府能够对这些实现制造业溢价的企业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与互联网等随处可见的企业优惠政策相比,中国制造业需要参与全球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