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2字,读完约4分钟
全国高考成绩优秀者68人,家庭教育惊人地相似!
熙华苑天河流韵今天
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由衷地行动告诉孩子。
“幸福的家庭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这句话也适用于家庭教育。
一家媒体曾经采访过全国68个高考冠军,发现了他们的家庭教育方法,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值得学习!
01
他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安徽省状元说:“享受学习是最好的境界。” 理科冠军们经常热衷于逻辑和推理的文科冠军们善于阅读、表达,和不同的人聊天也成为他们的兴趣之一。
这种想法,渴望知识的习性,源于小时候父母的启发。 安徽省状元孙萌的妈妈说:“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尽量带着孩子体验,让孩子‘有感地发’,不是胡说八道。”
02
学霸也离不开爱的滋养
学霸们背后没有一群拿着鞭子的虎母狼父。 状元们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 “宽松,信任,像朋友”。
有一句话很好地解释了爱和成绩的关系。 “孩子的成绩不好,往往是没有安全感,因为心理冲突而消耗能量。
03
深受父母的留言影响
孩子们很少说自己口头上父母的教诲,但说得越来越多是父母行为上的感染。
安徽省状元董吉洋说:“我偶尔讨厌学习,不想读书。 即使父母看到了,也什么都没说就关掉电视,坐着看书。 看到他们看书,我也不好意思不看书”。
04
好的习性与“学会独立”分不开
老人经常说:“越握越累。 放开我,我就会松一口气。”。 养育孩子也是如此。 学会放手。 孩子会发现比你想象的要厉害得多。
大部分冠军父母都说“自己的事件自己做”,从小就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 一位清华学霸在采访中,通过尊重父母和放手,我学会了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逃避,自己思考。
05
通过材料的教育,发掘孩子的亮点
在采访中,你会发现稍微受到批评的教育方法,因为使用了正确的人,所以没有被孩子讨厌。
广东省状元张恒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坚强自信的孩子,有时难免自我满足。
“每次我取得一些成绩,父亲都会偶尔给我肯定和鼓励,但越来越多的人“泼水”,马上提醒我新的漏洞,我把父亲的这种教育方法称为“批判性教育”,我觉得很适合我。 ”。
06
阅读古典,拓展思考
小时候看世界名着,读大家的经典,这是多个冠军在采访中提到的阅读之路。
北京语高考得了148分的孙燕妍说:“读书太多会培养语感。 阅读的培养也绝对离不开父母的诱惑,婧妍说父母从小就喜欢给她读故事。
阅览是迅速学习浓缩人类几千年的科学技术、文化的最好方法。 阅读的多个利益不言而喻:
提高洞察力,粗糙取精,可以形成有正面指向性的三观。
开阔视野,你不再局限于小生活中的一角,自由地游历古今中外,锻炼了广博的心和远大的理想信念。
可以学习如何处理实际生活的问题,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增加卷轴文艺的气息。
07
为了继续改正错误,需要一套错误
96%的状元不赞成“题海战略”,但99%的状元有自己整理的错误集。
勤奋不是获得高分的金钥匙。 北京状元梁思齐说平时自己用来放松的时间很多,但是学习的话效率高,学习的时候如果自己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的话,就没有目的什么都不做。
做题不是质量,其实题型那么多,找到盲点就无敌了。
08
我最喜欢工作和休息的法则,运动。
中学生处于成长发育期,这个时期如果不规则,经常晚睡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发育。
以下场景大致是中学最常见的现象:每天早上,特别是第一两个小时的上课时间,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说话,同学们在台下大声睡觉。
到了上课时间,教室里要么“倒下”,要么一群人才赶紧去吃早饭。 另一个同学经常睡过头迟到,不仅影响了教育的进度,还影响了自己的学习。
在采访中,98%的冠军表示不熬夜,备考时也睡十几次,确保充足的睡眠,有规律,平时也经常运动。
09
还有很多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
比起分数,父母们更关心孩子学习的态度,但除了学习以外,大部分父母都表示自己有更重要的东西。
安徽状元丁雅琦的妈妈说:“只要孩子善良,能辨别是非,不管她的路怎么选择,我绝对支持! ”。
这句话代表了采访大部分冠军父母的声音。 比起分数,这些父母更重视孩子的安全、健康、乐趣、幸福感……。
不管孩子是否是高考冠军,父母的目的都是给孩子幸福感,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能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
资料来源:演讲和人生
原标题:“全国68所大学入学考试状元,家庭教育惊人地相似! 』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