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47字,读完约5分钟
双十二很快就要到了,阿里口碑的新年记录将很快公布。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推广口碑,阿里不仅将今年双十二活动的持续时间延长至三天,而且合作商户数量首次突破100万(考虑到口碑平台上有大量连锁超市和便利店,实际数据可能会打折),甚至在各种渠道掀起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沉寂多年的声誉在阿里的商业战略布局中已经有了“小淘宝”的地位。
然而,从复活后过去一年的成就来看,目前的口碑似乎与阿里的预期相去甚远。
一方面,口碑仍然依附于支付宝,甚至拉新和抽干的任务都与支付让步有关。今年公布的“授权”战略实际效果并不好,“低频就是高频”的发展逻辑仍然受到华尔街的质疑;另一方面,就商户规模而言,在没有独家合作商户的情况下,100万商户似乎是相当多的,但事实上,与行业内的顶尖企业相比,仍有一个数量级以上的差距,o2o行业已经基本完成了押马阶段,并已进入服务竞争和产业链渗透阶段。
对于目前的口碑来说,不仅要理清发展逻辑,得到确切的结果,还要付出数倍的成本和努力来弥补基本缺陷,如商家数量。然而,在竞争激烈的o2o战场上,空还有什么空间和时间留给口碑呢?口碑焦虑是显而易见的——在某种程度上,口碑代理商为一笔交易支付更多费用的消息是评价口碑焦虑指数的一个脚注。
强调“赋权”,但面临动能不足
自去年高调“复活”以来,口碑一直以“授权”为平台价值切入点,声称凭借支付宝巨大的流量实现商家与客户的良性互动。然而,在业内一些人的眼中,“授权”永远只是一个空词,除非口碑能够在使用场景和使用频率这两个缺点上取得重大突破。
正常的o2o消费逻辑始于需求生成,通过信息检索和比较做出决策,最终与支付行为形成一个闭环。只有解决了用户搜索信息的一级需求,才能为用户提供二级和三级的评论或支付需求,才能为企业带来客户和自来水。在这方面,支付宝解决了终端链接问题,而不是第一个端口搜索问题。
尽管阿里把口碑和支付宝紧密联系在一起,试图用最残酷、最原始的流量效应来传播前者的市场,但背后的逻辑仍然难以理解。对于处于生态链末端的支付宝来说,其本质是一种工具,其用户体验的核心在于效率。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在10秒内完成“开-付-关-离开”是最好的体验。在当前版本支付宝的第一个屏幕页面中,“扫”和“支付”两个核心功能被放置在最佳用户体验的左上角,用户只需点击一下就可以直接完成支付行为。这也导致用户很少有机会真正打开支付宝,然后打开口碑寻找商家。毕竟,强行在快速支付工具中植入沉重的检索功能,实际上会破坏平台给用户带来的新体验。
在许多o2o服务平台上,快速支付和无秘密支付几乎已经成为标准,用户甚至无需跳转到支付宝就可以在平台内直接完成支付。在这种情况下,口碑本身的曝光是无法保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转变我们的能力呢?授权呢?
事实上,就连支付宝本身也有它想从口碑中获得的好处。
“互联网女王”玛丽·米克发布的2016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平均每月使用微信支付交易超过50次,是支付宝的5倍。微信本身的高频社会性是推动微信支付习惯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弥补低频率的缺点,支付宝也尝试在其支付场景中加入高频率的应用,比如前一段时间因为边缘球而出现的话题“圈”,或者高调复活的口碑。
这带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对于“重生”后的口碑来说,拥有巨大流量的支付宝在早期阶段就被寄予了市场发展的强烈期望,但其自身的属性和核心体验却相互对立,不具备分流的能力;对于试图切入高频的支付宝来说,其自身的规模限制决定了其拉动使用频率的效果非常有限。
口碑错过了o2o进入的黄金时期吗?
阿里重启后的口碑面临着这样一个市场:美团点评经过多年的运营,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商户规模的品牌效应,成为平台最坚固的“城墙”;虽然百度糯米进入市场较晚,但凭借百度掌握的中国最大的搜索流量门户,它很快完成了最初的流量积累,并转化为深度服务。此外,在各种o2o细分市场中,也有大量初创企业攻击城市和土地。
对于已经复兴了一年的口碑平台来说,在被强大敌人包围的o2o市场环境下,焦虑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据媒体报道,为了在短时间内快速推进商户布局,口碑采用了以代理商为主的“区域+ka+代理商”的推广模式,代理商的构成主要是以前的支付宝代理商。根据一个口碑代理商的说法,在这种推广模式下,代理商只负责签约商户,所有的售后工作都由总部来做,这样代理商本身就不能从后续的商户管理中获得太多的利润。因此,一些代理商选择在支付过程中作弊。
一张促销海报也让支付宝和口碑陷入了鼓励交易量的风暴中。从媒体报道的海报来看,与支付宝和口碑同时出现的剧组干信息是口碑的区域代理。因此,刷牙行为是官方默许还是代理人的行为还有待证实。口碑此前声称每日交易量已经超过1000万,这使得数据有问题。
在阿里不久前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中,口碑损失达到2.62亿元。低损失数字是由于小规模的口碑。在目前的o2o市场上,可以说,空时间和让口碑发挥作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刘匡,微信公众号:刘匡110